誰贏了美術比賽

誰贏了美術比賽


     

林千鈴 臺北蘇荷兒童美術館 館長



  錯離美育初衷的美術比賽

 

  或許對於其他藝能的學習,比賽具有激勵的效能,甚至藉以發掘特殊人才進行特殊的栽培。但是對於用來培養創造力的美術教育來說,比賽只可能帶來傷害,無法激勵人心。如果美術比賽可以達到激勵的作用,那也只是對少數兩、三個得獎人。然而,創造教育是不能錯過任何一個人的。

 

  現代教育的最大期待,是開發每個人擁有的多元智慧。希望從童年開始透過各科教育,造就每個人成為一個左右腦相通,兼具感性與理性、多才多藝的文藝復興人。然而,比賽所對焦的是特殊個人,與現代教育的理想背道而馳。

 

  因為相信人人都有天分,美術教育希望透過環境教導的力量,讓每個孩子都能被說服,相信自己擁有天分,相信自己擁有創造力。學校的每一堂美術課,是用來達到這樣的教育目的,是用來讓每個人都能被鼓舞展現創造力以及審美的情操。

 

  畫出好作品,並不是美術課的目的,更高更遠的目標在於啟動生命質素的改變,進而啟發創性、培養美感覺知,內化成為生命情懷。

 

  本來畫畫就是畫畫,孩子純淨真心,無所為而為,沒有任何現實名利的意圖居心,也沒有成敗得失的算計顧慮。這種全然投入的純真狀態,其實就是一種藝術。在這重視過程而非結果的教育理想當中,若是加入了美術比賽,真不知兒童畫中的創造力該如何算計,情操又該如何評分?

 

  美術比賽沒有贏家

 

  教育很重要的目的是建立自信,並訓練孩子在群體中彼此參與,共創整體的成功。每一堂美術課都在於訓練創造力,練習使用自己的創造力,讓名詞成為動詞,讓潛力成為行為、行動。

 

  然而,比賽的目的卻是擊敗他人,求取個人的獨特與勝利。勝選者若只尋求突顯自我的優異,容易養成自視過高的錯誤價值觀;而落選者輸掉了純淨的心思與自信,比賽的結果讓這些孩子早早接受了自己不如人的事實,甚至放棄了學習。所以說,美術比賽不論誰輸誰贏,最終都是沒有贏家的。

 

  教育的過程絕對不是只為了發掘少數的天才,而錯失每個孩子的天分。兒童尚未成熟到可以理解比賽輸贏的必然性,一次比賽的挫敗,可能讓他們信心盡失。這樣一來,不但錯離了美育的初衷,更把焦點轉向比較和競爭,因而延伸出很多負面的性格,如批判、嫉妒、埋怨等等,這些都大大違背了美的情操。

 

  扭曲偏離的比賽心態

 

  藝術史上已有太多例子證明,美術比賽的結果不一定公平,評審的眼光也不一定準確。眾所皆知如庫爾貝(Gustave Courbet, 1819-1877)、莫內、馬蒂斯,都是法國官方沙龍展的失意落選者,也是藝評界嘲諷批評的對象,但他們卻都是開創出藝術史上璀璨的寫實主義、印象派與野獸派的大師。

 

  值得警覺的是,學校中最頻繁的活動卻是美術比賽。此外,有時還是宣導政令的工具,如推廣繳稅、交通安全、視力保健,甚至兩性平等、預防愛滋病等宣導性議題。不管孩子懂不懂,辦了比賽就以為是盡了宣導的責任。

 

  美術比賽涉及成人的扭曲心態。孩子得了獎,父母證明自己孩子生得好,老師證明自己教得好,學校也以此證明學校辦得好。每個人都更好了,沒得獎的大多數學生好不好,沒有人關心,也沒有人知道。

 

  利用孩子的「比賽」完成自己的虛榮與私心,不惜犧牲孩子的真實,也犧牲孩子的信心。所有的考慮都是為了大人,犧牲的卻是孩子。比賽的迷思,真的值得我們深省。

 

  找回藝術公民權

 

  正確的價值觀,應該是每個人接受自己的特質,也清楚看見別人的特質。不必較量競爭,不用比長論短。創意是沒有標準的,很難比,也不需比。每個人都擁有自己的獨特性,沒有高下可分。

 

  「藍海」觀念的提倡,重塑了社會的價值,人們認同開創一種沒有比鬥競爭、講究雙贏互利的時代。這樣的觀念鼓勵現代人徹底跳脫競爭者魔咒,發揮個人自身的最大優勢。這樣的理想形成了相當具有說服力的論點,提醒人們以創意而非競爭的模式來擬定策略。

 

  美術教育的用心,主要是在喚回每個人的藝術公民權,尤其在兒童教育階段,更是讓孩子重視他者的存在,鼓勵團隊合作。然而,美術比賽鼓勵競爭,突顯了少數的精英,卻犧牲了大多數的孩子,這絕對不是美術教育背後的真諦。

 

  試問,下面這些兒童創作張張精彩,各有特色,我們怎能光從某個角度評審孩子的才情?又如何可以憑著一張圖畫斷定誰是最好的呢?

滕延中《蝴蝶》10

蔡宇崴《蝴蝶》5

張邑《蝴蝶》7

陳薇《蝴蝶》8

陳昱禎《蝴蝶》10

邱郁方《蝴蝶》1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