Education Centers
Curator’s Column

美術比賽大家一起輸

比賽對孩子來說,不管是輸是贏,都是一件殘忍的事。


      美術比賽是學校中,最普及頻繁,最方便行事的一項活動。不論是學校的例行公事,政府的政令宣導,從人人熟悉的「保密防諜」、「交通安全」「夏令衛生」,我們一路就這麼比下來。


  隨著社會結構發展,甚至這已成為商業產品促銷的慣用工具,很多保險公司,百貨商場、房屋銷售,想推出新產品就來一次寫生比賽,因為活動辦理起來簡便,績效又明顯,孩子成為政府、社會、學校的「促銷」籌碼,幾十年來成為理所當然,它在教育上的正當性,很少被質疑。


  有些班級的比賽明星,一個比賽接著一個,甚至疲於奔命,面對抽象難表的比賽題目,孩子想參加又畫不來,最後總是父母、老師代筆了事。再加上多元入學方案中比賽得獎項目的加分,更將使這個因襲已久的老問題,延生更大的問題。
 
  美術比賽的絕對不公平,藝術史上已經做了有力的見證。多少生前不得志的天才,死後才揚名;莫內與馬蒂斯不僅比賽落選,還飽受譏評。評審的「凡人」眼睛,看不見超越時代的天才。


  本來藝術教育是一種「精神訓練」,完全在虛幻的思維空間操作,意在啟發創造能力、培養美感情操,提昇生命情懷。藝術的無所為而為,藝術的遊戲性,必須在專注寧靜的心境下,忘記利害得失,全心投入,沒有任何現實目標要達成,它的行為本身即是目的。


例圖一 葉采忻 7歲(自畫像)  


  孩子畫畫就畫畫,把遊戲以外的一切拋諸腦後,這無所求的純淨心思,沒有好壞輸贏,只有當下的真心貫注,甚至連自己在畫畫都忘記,不管這種狀態如何稱呼,這就是藝術。


  這種無所為的藝術情懷,是美育的終極目標。比賽卻是以結果來論成敗,孩子較量輸贏生起的得失利害心,不僅違逆了藝術純淨的遊戲本質,也壓制了冒險創作的精神發展。比賽這件事不僅不美,還讓幼童錯離了人格養成的美育目標,把焦點轉向比較競爭、患得患失,甚至是挫敗嫉妒。成人世界複雜的競爭惶恐心態,污染摧殘孩子純真的心智。而這些不美的負面質素,還是張著培養美感的大招牌而來。


例圖二 王滋遠 4歲(自畫像)


面對美術比賽,孩子的心理反應我們必須思考:

  • 老師選了一個「更好」的去比賽,別人比較好,我不夠好
  • 我很好,被選參加比賽,但是沒得獎,表示我不是真的好
  • 上次贏了,我果然很好,但是這次輸了,我到底是好還是不好

例圖三 姜柔安 7歲(自畫像)


  兒童心性的成熟度不能理解比賽贏輸的必然性,教育卻不能錯過任何一個孩子。如果我們目的是在建立創造的信心勇氣,費盡心力說服每個孩子都相信自己是創作的主人,但是一次比賽,只選取少數參加,表示只有少數比較好,大多數沒參加的不夠好;而少數獲選參加的本來覺得自己很好,可是沒得獎,同樣的變得不大好。落選的失望灰心,摧殘打擊創作的信心以及藝術的喜愛。所以,不論誰贏誰輸,後果都是輸,輸掉的是大多數孩子的自信,以及心靈的自由與純真。即使因此發掘了一兩個美術特殊資優的天才,錯過的是絕大多數可能的天才。


  21世紀先進國家,無不忙著訓練每一個孩子瞭解個體都是環境整體的共創者,在一個彼此參與的世界裡,群體是部分的總和。比賽卻是在較量中尋求自己的認同,所玩的是有限的,個我的遊戲,目的是求勝。其核心價值觀就是擊敗別人贏得勝利,旁人都是彼此競爭廝殺的對手,都是瓜分大餅的敵對陣營,目的只在尋求自己的優異卓越,不是群體的。


例圖四 陳昱希 6歲(自畫像)


  比賽是不懂遊戲的大人設計給孩子的遊戲,與美術教育的理想目標毫無關係。再說將抽像思維創造成具體圖像,需要很強的信心來啟動,創意價值是無價的,不能比,也不需要比。每個人都是自己的獨特,只是不同,沒有高下。
 
『我的畫像』例圖中,每一張都有自己的真情,有自己的角度,很難論斷優劣好壞。


本文刊載於91年4月26日 中國時報 36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