林千鈴 臺北蘇荷兒童美術館 館長
「我不懂藝術,我的孩子也一點藝術細胞都沒有……。」
藝術靠環境養成,不能只靠天生
經常有些氣質優雅的母親,帶著孩子來到蘇荷兒童美術館參觀,除了表達對美育的關心,也透露了內心的憂慮和迷惑。他們說自己的藝術涵養貧乏,完全沒有能力開啟孩子的藝術視野,更擔心孩子像自己一樣,沒有藝術天分。
這種情況出乎意料的普遍。其實這些擔心是多餘的,因為每個人天生都具備圖像空間的智慧;不過,擔心也是應該的,因為現代科技機械化的生活,的確讓藝術環境條件大大低落了。
臺灣新一代的年輕父母對潮流、新知的接受度很高,速度也快。但由於成長環境中存在著許多的舊信念、舊習慣,如果不仔細檢視調整,即使是年輕的一代,也可能不自覺帶著非常陳舊的觀念,在面對新的想法時彼此造成矛盾,這在現代社會環境中處處可見。
偉大的教育學家蒙特梭利(Maria Montessori, 1870-1952)一再提示「人是環境之子」,人由環境所造就,所以如果一個孩子從沒見過小提琴,絕不可能成為小提琴家。
藝術絕對是從環境與訓練養成的,也因此,日本的音樂教育家鈴木鎮一(Shinichi Suzuki, 1898-1998)所設計的小提琴教學課程,便要求父母跟孩子一起學習。如此,當孩子在家練習時,父母就可以理解孩子的困難,並提供幫助。
二十世紀,教育與心理學領域中「多元智慧理論」(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, MI)以及塔福特大學費爾德曼教授 (David Henry Feldman)提出的「非泛文化理論」(nonuniversal theory),對人類的認知發展有了更寬廣的解釋,大大修正了一個多世紀以來皮亞傑(Jean Piaget)所提出的「認知發展理論」(cognitive development theory)。
這些新的教育理論強調,人類智慧並非天生註定,必須透過積極的外在環境和個人努力,創造適當的生活背景與經驗。每個人都可以藉由充滿啟發性的材料,以及各種活動所提供的教育機會,獲得各領域智慧發展的滋養和成長。
遺傳不能決定一切,孩子的認知結構絕對與生活環境息息相關,必須在適當的條件配合下持續學習進行,才能獲得良好的學習結果。
|
|
林美聆《海芋》成人 |
鄭香玲《荷花》成人 |
|
|
李淑錦《自畫像》成人 |
林節瑞《山水》成人 |
為孩子的環境增添藝術養分
有些父母以為等孩子大一點,帶到美術才藝班接受訓練就夠了。殊不知一星期只有一次、一個多小時的畫畫課,效果微乎其微。學習不能等待,也不能全假託他人。藝術是「耳濡目染」的結果,想培養孩子藝術的情懷,必須為孩子塑造藝術的氛圍,讓孩子經過長期的浸潤滋養才行。
事實上,畫圖和藝術之間並非一定劃上等號。再說,送孩子上才藝班,畫一些小貓、小狗、小白兔或動物園、運動會等等這些表現性的題材,並非真正獲得審美必要的素材鍛煉,也無法帶來多少藝術情性的培養。
在過往激烈的升學主義競爭下,藝能科目經常是被輕忽的副科。也因此這一代的家長多半自覺藝術素養薄弱,相對在藝術教育方面感到力不從心。所以,若想掌握孩子視覺美感的啟蒙,別無他法,唯有父母老師「再學習」。
環境的影響力量非常強大,即使是成年的父母,也可以透過積極安排環境和個人努力,在生命的任何階段,重拾錯失的學習機會。所以,父母不要再只是擔心了,可以將憂慮轉換成行動的力量,積極鋪陳一個充滿滋長藝術的環境,由自身做起,改造孩子所處環境的藝術養分。
藝術身教,與孩子一起學習
正因為所知不足,許多父母與孩子可以共同成長,成為學習美術的同班同學。其實與孩子同步成長,只要學習孩子的純淨真心,放下做好作品、畫好畫的顧慮,把握任何打開藝術潛能的契機。在上頁所呈現的那些成人作品中,我們看見他們與兒童為伍,耳濡目染之下,少了拘謹和緊張,多了一份自然與自在。